NAPEX2025 邮展6月6日-8日举行 陆游摘得金奖

NAPEX是由华盛顿集邮协会主办的全美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邮展之一,2025年6月6日至6月8日在希尔顿麦克莱恩泰森斯角酒店举行,自1956年起每年在华盛顿地区举办。作为国家级邮展,NAPEX以学术性和教育性见长,参展团体包括州税票协会、联合邮简协会、美国古典邮票协会等。其奖项设置包括总冠军大奖(Grand Award)、次高奖(Reserve Grand)、单框展品冠军(One Frame Grand)以及由全美邮商协会评选的"最受欢迎展品奖"。2025年展会上路易斯·卡普拉里奥Louis Caprario以《美国禁酒前啤酒税票(1866-1919)》斩获总冠军,弗农·莫里斯(Vernon Morris)摘得亚军,刘易斯·布西(Lewis Bussey)其参展作品《一战时期美国1分杰斐逊邮资片版式研究》获得一框类总冠军,陆游《中国国际航空邮简(1948-1949)》一框邮集摘得金奖。
陆游《中国国际航空邮简(1948-1949)》一框邮集简介:中国国际航空邮简(1948-1949)这段特殊时期的邮政历史,完整记录了中国首次引入国际航空邮简服务的全过程。1947年8月,美国邮政部门通知中国政府配合新资费建议发行航空信简,中华民国邮政总局于1948年3月正式推出这项国际服务。由于实际使用时间不足两年,这段历史特别适合以单框展集的形式呈现。上海邮政供应处1948年4月7日印制了首批航空邮简,4月15日正式发售,其使用遵循严格规定:仅限寄往英美等六国、按成本价销售(从最初的法币5000元历经多次调价)、加贴邮资不得超过4枚邮票、禁止内附物品且不可挂号。展集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展示三种版式的鉴别特征;第二部分详述邮资的18次调整过程,从1948年3月的法币35000元到次年4月的55000元,最短执行周期仅6天,完整呈现了国民政府货币恶性通胀时期(法币CNC到银圆券SY的转换)的邮政费率变迁,几乎囊括了该时期全部19种邮资实例,具有重要的航空邮政史研究价值。
刘易斯·布西《一战时期美国1分杰斐逊邮资片版式研究》一框邮集简介:1910年,华盛顿特区的美国政府印刷局(GPO)从私营企业手中接管了美国邮资片的印制工作。该局购置并安装了两台新型波特轮转印刷机,专门用于印制1美分国内邮资片。1910至1916年间,这些印刷机使用44.5英寸宽的布里斯托尔卷筒纸和垂直弧形钢版进行生产。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全球纸张短缺,GPO的邮资片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由于一战期间全球纸张短缺,美国政府印刷局被迫启用替代方案:使用质地粗糙的灰白色卡纸(原为米黄色),并改用平版印刷。初期采用1913年原始模具制作的48块电铸版(UPSS S38/Scott UX27C)印刷效果不佳,生产仅持续一周;改进后的修整版(UPSS S39/Scott UX27D)质量提升,通过40余家承印商分发生产,但仍受限于物资短缺仅维持六周。1917年2月原材料恢复供应后,虽然重启常规生产,但前期应急产品仍流通至1920年代初。这批邮资片主要用于商函,因战时邮资上涨需补贴邮票,几乎未向个人销售,且无国际使用记录,成为美国战时邮政的重要见证。
丹·昂德桑德《1875至1882年泰勒总统5美分邮资信封》一框邮集简介:1875年7月1日,新成立的邮政总联盟(General Postal Union)通过协议规定:所有成员国实行统一国际信函资费标准——每15克(约半盎司)收费5美分。随着成员国的不断增加,该组织于1879年4月1日正式更名为万国邮政联盟(Universal Postal Union),负责监管国际邮件往来事务。本展集重点展示美国专为国际邮件发行的首款邮资信封的实际使用情况。这款印有泰勒总统肖像的5美分邮资信封于1875年7月1日发行,专门用于寄往邮政总联盟(后为万国邮政联盟)成员国的国际邮件。信封按照联盟协议要求,采用国际邮件专用蓝色邮资图设计,体现了早期国际邮政合作的标准化进程。
本文限时免费供阅读48小时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